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大明之五好青年 > 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

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黑心资本家是肯定不能做的……

当然,圣人也不能做。

所以银行还是得有的,行业垄断权也一样得有,甚至针对性的行业重税也一样必不可少。

杨信的经济改革第一步就是提升守诚钱庄为银行,而且获得授权拥有唯一铸币权,唯一发钞权,

这个该发还是得发,反正他不发也是便宜了那些钱庄。

目前为止银票在大额交易中已经成为主要手段,甚至已经开始小额化,所以要说钱庄不偷偷多印几张,这个是完全高估金融资本家节操的。那么杨信干脆由他的银行垄断,银票不受保护,能否兑现只看钱庄的商业信誉,换句话说就是钱庄倒闭兑现不了,这个持有者也只能自认倒霉。

但银行不一样。

银行不是政府性,而是依旧算作杨家的私营产业,也就是说杨家不倒台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。

所以大家在大宗交易时候携带白银不方便,那就用钞票吧!

但银币仍旧是主要货币。

而且计划中钞票也没有小额,一百元是起步的,也就是一百两银子,自由兑换是肯定的,剩下就是伪钞问题,这个只能用科技解决,新的造纸技术新的油墨等等……

实际上这一直不是问题。

别说杨家,就是那些普通钱庄都有自己的防伪手段。

而且很高超。

毕竟伪钞大家都懂。

南宋时候就已经很泛滥了。

总之用银行完成金融控制,钱庄当然不是不能有,但钱庄不能发钞不能铸币,最后想要正常经营,只能向银行以白银来换。

铜钱也是一个道理。

金融体系控制了,粮食通过余粮收购和专营制度同样控制在手,剩下还有盐业。

虽然现代盐业专营被无数人诟病,但事实上这真有必要。

杨信并没有改变盐商制度,只不过把盐场控制在手,因为盐户同样是民兵,两淮盐场所有产出的盐都只能卖给他盐业公司。然后由他卖给盐商,这样就可以保证盐户的利益,同样通过控制粮食供应,确保食盐收购价始终保证盐户的温饱,剩下就是晒的越多赚的越多了。

至于销售……

放开盐引就行。

谁有本事谁就贩卖,只不过改成供应端的盐税。

在贩盐时候交税,然后运输途中不用再交任何税,地方上的土商也就是销售商该交的商业税与运输商没什么关系,而且地方上也不再是指定土商销售……

谁都可以卖。

就是盐商运输到地方,自己搞个铺子卖也行。

明朝的盐业制度在朱元璋时候其实很科学的,盐户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国营盐场工人,每户交多少盐有正课标准,交盐换粮食,交完就爱干什么干什么,愿意多晒的叫余盐,同样余盐也是盐场粮食收购。盐商运粮到九边换盐引到盐场支盐,自己负责运输到指定地域,这个运到哪里是有限制的,运到之后的销售不归他们管,他们就是运过去,然后由地方官指定价格,由那些里长都头之类乡村小官,负责根据每户人数分。

后者拿粮食换。

也可以拿宝钞。

这叫做计口授盐。

朱元璋用一个大家长式的包揽一切精神,制定了一个让盐户,吃盐的百姓,都不会吃亏的盐业制度。

但唯独没考虑主管这一切的官员利益……

都这么玩官员怎么捞?

然后他们一代代努力,最终给他彻底毁掉了。

现在的制度是盐商去户部交银子领盐引,拿着盐引去盐场自己找盐户收购,运到指定地方由地方官和士绅控制的土商三方议价,确定价格后卖给土商。

土商怎么卖就完全没人管了。

这样官员们都有的捞,商人都有的赚,但盐户和吃盐的没人管了,不过他们也有自己出路,这个出路就是镇南王的老本行,这也是明朝私盐泛滥的原因。现在杨信肯定不会重建朱元璋那套,后者有能力维持这个制度是他敢把贪官剥皮实草,敢一场大狱杀无数人,没有老朱魄力的镇南王就干脆在私盐泛滥的基础上,把私盐全合法化吧!

谁都可以卖。

盐引什么的都取消了。

想卖盐就去盐场批发,哪个村庄觉得盐商卖的盐太贵,大不了自己村里出个人去盐场批发。

反正税是加到了盐价里面的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