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> 第190章 商业帝国之雏形

第190章 商业帝国之雏形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外人被于家这一番大动作弄得摸不着头脑,一些原本生意上的合伙人也纷纷来人来信或来人咨询,于老夫人只是一句话:“根据女婿意愿,于家全力支持成立奉天农民资金合作社,因需启动资金,特变卖家产,以为股本。”当然,也劝说这些丈夫昔日有交情有伙伴、现在仍然来往的好朋友们:“农村信用合作社前景大好,各位故友也请倾力相助,共襄盛举。”

于家是什么人家?那是奉天数一数二的大户,听说闺女于凤至出嫁,陪嫁的就有一个大企业。要说夫家是谁?全奉天无人不知,那是大帅府的长公子、奉天军界的新秀、手握重兵的张汉卿!

现在于家倾全力要搞什么“农民信用合作社”,听说是和银行大概一个意思,只是吸储对象是农民而已。这看着农民的钱真是不多,但架不住人多,这里头大有搞头啊,关键是中间有个少帅呢,他不会让丈人家吃亏的不是?如果自己入伙,是不是间接也和督军府拉上关系了?听于家人说,张汉卿和于凤至夫妇也将投入一笔不菲的金额做为发起人之一呢,就凭着这层关系也值得做做。

无论是说官商勾结也好,商人阿谀也好,反正“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”搞得是顺风顺水。合作社,顾名思义就是要大家联合起来做事的社团组织。为了让尽可能多的“有钱人”加入进来,股本定为一百元一股,于家用现银五十万两为主要发起人。

原计划最后能征集到一百万股本即开业的,但当张作霖亲自手捧十万元代金券入了股后,影响力一时无两。而张汉卿夫妇也咬牙交了十万元凑了份子----三万是于凤至最后的嫁妆变卖所得,七万是张作霖听说长媳变卖嫁妆后的慷慨赠与。

这事一传十,十传百,连奉天城里的头面人物都知道了。这银行嘛,总是有利可赚的,有督军兼省长背书,少帅夫妇连嫁妆都当了入股,用脚趾头想想也是肯定赢钱的营生。因此财经界的人物纷纷解囊,很快又增加了近五十万的巨额资金。

这下很多旁观者心动了,国人典型的“捧高不就低”原则开始生效。有官老爷张大帅做镇,听说省财政也为担保,有这层关系,保险系数大多了。银行的基础就是信用,有大帅做“合伙人”,生意一定赔不了,还有个人情不是?于是有钱的多拿,钱少的也能凑个几股,当然就一股也不会嫌少。这样,又添了百八十万元。零零总总,竟汇集了两百万之多!

开业那天,不但督军张作霖亲自出席,奉天军界、政界、财经界的上层纷纷到场祝贺,声势浩大,着实风光无比。于家是大头,占了约摸四成的股本,又有大帅的面子,于凤至的长兄于翱舟自然被推举为董事长兼总经理。

“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”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吸储,这部分的客源其实十分牢固:因为在农村,农民挣钱不易,也就越发珍惜这点积蓄,一般情况下是只有加项,非逢大事不会轻易取出,这反而对张汉卿的“大业”是一大利好,因为他的计划本就是要长期才能见效。

于家也就是紧抓住这历史的机遇并果断上马,赢得了第二次飞跃的机会。他们本是经商世家,现在有奉天农业信用合作社庞大的资本为依托,更是如虎添翼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于家的商贸行为开始被冠以政治背景,不但轻松涉猎奉天各行各业,还垄断了举凡农田水利工程、内河航运、税款提留等,发展极其迅速。

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的立意很特别,只要你在合作社里存过钱,当需要贷款的时候,找到同样有账户的村民进行联保,即可方便地取得贷款。在当时,由于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几乎没有,传统上农村贷款的途径只能是借高利贷,碰到黑心的财主足让人倾家荡产。所以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这种新型金融形式一诞生,立刻赢得广大百姓的青睐,被称为农民的“救命银行”。

并不高的利息,不需要抵押物,良好的服务态度,使合作社在短期内即获得巨大的成功。老百姓信任,也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有资格贷款,所以在农村基本家家都有账户,闲钱也都存入这里。据统计,在开始的三个月期间,全部合作社共吸纳存款达500万元,连相邻省份的农民也开始心动起来;一年之后,最高时期存款竟达到2000万元之巨!

就是从这开始,以于家为首的一批张汉卿最早的拥趸进行了这场中国财经界的革命,而后逐渐形成东北财团,由此在财经界也为神话,这也是后话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